编者按:自2008年第8期起,本刊约请厦门大学的林红女士,陆续撰写了“真正认识人类自己”之系列文章,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之际至此篇结束。希望藉由这组文章,引起每个关爱人类自身发展的男女认真地反思二元对立(或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思维定式,随时警
惕打着尊重性别差异旗号而扩大的两性差别,为营造“尊重气质多元与性别平等之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当不以性别而以个体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时,离“自由王国”也就不远了。
20世纪30-80年代,主张男女气质不同的性角色理论一直占据着气质研究领域的霸主地位。男强女弱、男刚女柔、男粗女细、男人理性女人情感等被视为男女不同的、普遍且本质的性别特质。所谓“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特征就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中建构的。1980年代以来,气质具有多样性与可塑性的理论及其实践,打破了这种二元分类体系。
“男强女弱”结构的倾塌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不断遭到挑战。由于女性身兼二任(家庭与工作)甚至肩负工作重任,投身于工作和公共空间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多,花在私人领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昔日“贤妻良母”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使长期居于“主人集团”、习惯于说了算的许多男性不适应、不舒服。他们感到女人不如过去“听话”,说什么“现在的女人不像从前那样贤良淑德”,由衷希望女人能够回归儒家传统,以维护其“一家之主”的男子汉权威及说一不二的霸主地位。改革开放后,一些有权势的男性特别热衷于鼓吹“妇女回家”,就是男性这种“不舒服”与“焦虑感”的集中表现。为此,他们不时发出“阴盛阳衰”的呼声。
其实,并非现在的女人太强,而是过去的女人太弱;亦非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真的超过了男性,而是女性长期被压抑了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与释放,以致男性在历史中形成的优势逐渐丧失。许多人尚未意识到这是男女性别角色的“历史复位”,不能充分认识这一“历史复位”的伟大意义,不能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角色以适应时代变化。他们仍旧用过去的“女弱”定位作参照,以旧的性别角色为衡量标准,自然产生“阴盛阳衰”的感叹。
近年来,社会上对所谓“女人味”和“阳刚男人”的呼唤,大多含有期待回归儒家传统性别规范的负面意义。它一方面劝导女性保留与发扬东方女性“贤妻良母”的传统美德,另方面鼓吹男性增强与张扬“阳刚之气”。其所提倡的“男子气”不是近代以前我国“孝、忠、悌”刚柔相济的“东方男性美”,而是近代西方推崇备至的竞争、攻击、支配的“男性气概”。这种竞争性、攻击性的“男性气概”,是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渗透着独占、扩张、侵略、霸权。推崇并渲染这种“男性气质”,显然与强调文明、民主、和平、共建、共享、互助、互惠、互利、互补的性别平等与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
在知识经济时代,男性与女性在生理上、尤其是体力上的差异已变得毫无意义。女性利用技术革命提供的物质条件与高智能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领域的活动中。这使男女双方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愈来愈接近,既有的性别秩序(如男主女辅、男优女劣等)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这一变化,不少知识男性不但不能自觉反省既有性别秩序的不合理性及其对自身的束缚,反而一味抱怨如今女性太强给男人造成压力。这种思维定势不仅阻碍了男性精英改造自身、紧跟时代脉动的步伐,而且严重地阻碍了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进程。
气质本无性别之分
在性角色理论对“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划分中,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是些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与竞争力的、主动的、客观的等特质;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的则几乎是些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具有亲和力且依赖性的、被动的、主观的等特性。如此将气质刻板定型定性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加以尊卑优劣的社会评价,进而形成一整套“性别阶层化”的意识形态。这种二元分割的气质分类,随着20世纪末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而不断遭到质疑。
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将两性及其特征截然两分的作法,指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分类的非自然化和非稳定化。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每个男性个体和每个女性个体都是千差万别且千姿百态的,男性亦可细腻温和而不减阳刚之气,女人也能刚烈豪放却不失温柔体贴。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西方哲学中将一切作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它要做的不是将男女对立的二元结构从“男尊女卑”颠倒成“女尊男卑”,而是要彻底打破这一结构,“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李银河《女性主义》2005)
气质本无性别之分,只有品位之别。当代人格发展的实践表明,男人也会温柔体贴,女人也能自强果敢。所谓“男性气质”并非男人才能拥有,女人同样可以兼备。没有证据显示某种生理性别只会导致某种社会行为,某一气质特征只能属于某一性别。优秀的主体性气质(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性格特质),是男女两性都可具备而非某一性别的专属。所谓“男性气质”特征有优有劣,其中那些独立、竞争、冒险、自主的精神,男女都该努力具备与发扬,而那些“男子汉说了算”的刚愎自用、盛气凌人等不良品性则应尽力摒弃。同样,所谓“女性气质”的特性亦非全劣,如细腻、温柔、体贴、关心人等性格,男女都可具备与发扬。
性格气质的形成与生理性别无关,而与个体处于主位(主体主导的地位)或客位(客体依附的地位)直接相关。李小江指出: “积极、主动、自信、刚毅并不特属于男性,它是一种主体气质象征;屈从、被动、轻信、懦弱也不特属于女性,它是一种依附性象征。”(《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2005)凡自尊自重、对自己负责、不依赖别人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会具有“积极、主动、自信、刚毅”的人格特征。反之,处在依附地位的男人或女人则会表现出“屈从、被动、轻信、懦弱”的性格。长期以来,相关的研究忽略了气质形成中这种权力关系的影响因素。
其实,消极被动、畏缩依赖、无竞争性、多愁善感、爱哭、情绪化等所谓“女性气质”是女性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所致,与女性生理因素无关;而积极主动、冒险独立、大胆果断、有竞争性、有泪不轻弹、理性化等所谓“男性气质”是男性在父权统治的历史过程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的背景下而形成的,并非男性生理因素使然。如此构建而成的“男优女劣”结构,与历史上男人的主导、优越地位及女人的依附、卑微的地位直接相关并互相呼应,是“男尊女卑”的性别制度与性别文化的产物。
气质的多样性与可塑性
19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对两千余名儿童所作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与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不错,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相反,过于男性化的男孩与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为此,心理学专家贝姆提出,双性气质的人智力及社会适应力高,完整得体,深具魅力,在今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能发挥优势。应该努力培养双性气质,既具有传统男性的自信、大度、刚毅等,又兼备传统女性的温柔、随和、细腻。双性气质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类的要求,是21世纪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人格发展的趋势。
2008年7月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女性论坛的报告中说:80后女大学生的气质中增加了不少“男性气质”,如:独立、有理想、果断、有领导能力、爱冒险等。同年对上海12所高校、800名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亦显示,80后女大学生在性别角色认同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性化”倾向的占31.5%,比1998年对70后女大生的类似调查高出16个百分点。“一个性别气质上的多元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李银河语)。
但是,有些人不适应时代的这种变化。在气质定型定性的男女二分思维惯性下,他们继续用预设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标准来衡量并要求80-90后。往往将一些不符合男性“标准”而带有所谓“女性特征”的男生视为“女性化”,说他们缺乏“阳刚之气”;把一些带有所谓“男性特征”的女生视为“男性化”,说什么缺乏“女人味”。2008年春,郑州26中评选“阳刚男孩”与“慧美女孩”的活动就是气质二元分割的典型一例。2010年新年前后,有人提出要“因‘性’施教”,主张“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孩子,作为男孩或者女孩,就应当具有谦谦君子或大家闺秀的性别特征――男孩阳刚、责任,女孩韧性、宽容” (有关“因‘性’施教”的最早一则网络记载见于2007年12月16日“www.fenjiao.com”中题为“男女有别因‘性’施教”之文。2009-2010年新年之交,“因‘性’施教”之议在网上频频出现)。
无视气质多样性的时代趋势而把气质性别化。其所提倡的“性别教育”有悖于国际社会倡导的性别平等原则及我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进的男女平等国策。难道男孩不需韧性、宽容?女孩不必阳光、坚强、有责任感?
如果说现今的孩子不够阳光和阳刚(失去应有的天真活泼与勃勃生机),那也是我国应试教育及独生子女教育中的弊端所致,而不是所谓“性别教育缺失”。一味地强调分数而忽略学生在人格及体魄上的健全发展,使中小学生因负担和压力过重、课外活动与运动过少而体能、技能严重下降;独生子女教育中过多地溺爱更是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竞争、冒险、自主的精神及责任感。尤其在重男轻女观念作怪下,男孩倍受呵护因此受害更深――变得弱不禁风、娇娇滴滴、扭扭捏捏。所谓“比女孩还要胆小怕事”的“男孩女性化”现象,其根源有目共睹。
与男孩深受其害普遍变弱的同时,女孩却沾独生子女政策之光而日显强盛。独生子女政策、尤其是近年来“关爱女孩行动”的展开,使许多女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资源与发展空间。她们能够与男孩并驾齐驱,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具有综合素质专门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独生子女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上的优势,让独生女与独生子一样能够得到良好的栽培,其潜能因此得到充分的开发;社会上对女孩的性别偏见,促使女孩比男孩更加发奋、自强;而望“女”成龙的家长将女孩当男儿养,令她们坚强、自立、不输男孩、不被欺负。如此培养出许多比男孩更有竞争意识、更争强好胜且坚忍不拔的女孩。
男女生气质形成中出现的上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时常遭非议、被曲解。常听到一些教师“男不男、女不女”之类性别偏见的训斥,甚至“娘娘腔”、“男人婆”之类歧视性语言的嘲弄。它表明教育工作者缺乏性别平等理念,而不是学生“性别教育缺失”!呼吁“因‘性’施教”是转移视线以混淆视听。很显然,要从根本上克服男孩弱不禁风、娇娇滴滴的“女性化”倾向,关键在于改革应试教育的评估体系,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或运动的时间与机会。此外,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个性特征施教,而不是分性别施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双性气质,以实现气质多元的互动发展!气质的多元化发展符合性别平等原则。
性别平等主张破除两性二元对立之刻板印象,扶持与性别的自然属性相吻合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平等对待不同环境下生长的个体(不论男女)所形成的不同气质。它尊重生理性别的差异,但反对因性别而制造差别对待。在气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很难说在人的生活实践和性格形成中,是女性气质多于男性气质、还是男性气质多于女性气质。因此,必须尊重个体的价值,努力营造注重个人而非注重性别的社会与教育环境,创造个体心理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的自由空间,让每个人(不论男女)的天性与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